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培训班结业

目录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终于完成了大气基础知识培训班的所有课程和考核,还幸运地拿到优秀学员的证书(占比40%左右)。这次培训班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大气科学的基础知识,还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们一起学习交流,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去气象局大院和海淀区气象局参观也深有体会,感觉现在各个单位的飞速发展,也看到了目前我们部门存在的问题。正如我在结业汇报的最后说的,无论我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岗位,我相信这次培训都会给我未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缘起

我从2013年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想参见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培训班。在2014年新员工的座谈会中还提到我们单位应该对非气象专业的新员工进行类似的培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提了这一点,2014年入职的新员工就参加了当年3个月的培训。不过,后面几年我们数值预报中心没有非气象专业的新员工,我就不知道新员工是否还会参加了。

这几年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参加,因为鉴于我们科目前的人力状况和平时工作的特点,三个月的脱产学习绝对不会被领导同意。幸运的是,今年干部学院将三个月的面授课程改为一个月的面授加上在线学习。我也就马上抓住这次机会,申请参加今年的基础班学习。这是参加工作六年来第一次申请通过的培训。上一次申请去ecmwf学习没有被领导同意后就看清了运行科所处的地位,所以对参加国外培训一直没有兴趣。不过,国内的培训我以后还是要多关注下,同时也应该如同学在结业汇报中提到的那样,建议科内的同事多参加类似的培训。

参加培训还有一个小插曲。本来我应该是9月份参加第一期的面授,结果我当时忘了时间,没去报名,第一天也没去上课。后两天经过多方协商,最终改为参加10月份的第五期。我之前对自己的某些事情不太上心,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不过好在我还是在10月份按时上课了,晚了一个月对于本身就住在气象局大院里的我来说影响不大。另外,秋天晚上黑的时间早,不太适合带孩子下楼玩,10月份比9月份晚半个小时下课也就无所谓了。

课程

按照新的培训安排,基础班学员应该在线学习绝大部分的内容,面授是对在线课程的深入。可惜因为个人和工作上的原因,我几乎没有学习在线课程,大部分同学的情况与我类似。老师授课的时间比原来三个月大幅度缩减,所以上课显得时间比较紧张,只能科普性质的介绍。不过即便我没有认真完成在线课程,线下授课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大气科学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仅仅是一个开始,想要做好业务工作,需要持续学习气象业务相关知识,想要做好科研工作,也需要深入学习大气科学相关知识。正如同学在总结中提到,本次培训激发了持续学习气象知识的动力。

本次培训的课程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分别介绍下。

理论精讲

理论精讲是对在线授课的深入讲解。因为大家在线学习效果基本没有达到预期,所以精讲变成了科普。

精讲课程包括:

  • 大气科学概论
  • 大气探测学(包括卫星气象观测)
  • 天气学(天气学原理、天气分析)
  • 气候学
  • 动力气象学概论
  • 数值预报概论
  • 应用气象学(农业气象)
  • 公共气象服务
  • 气象统计

全面涵盖观测、预报和服务等所有气象业务领域。不过,因为授课时长的原因,所有课程都没法深入展开,有些课程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时间。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还得靠个人的持续努力。

理论应用

理论应用偏向于案例讨论,包括:

  • 气象为农服务案例
  • 党性教育案例
  • 气象公共服务案例
  • 风险管理案例
  • 气象与社会

案例教学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大家各抒观点,并推选一人进行最终的汇报。这样的形式最能体现个人的特色,能从同学们的不同思考方式中学到很多东西。

特色讲座

特色讲座邀请了各位专家对气象历史和现在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包括:

  • 气象科技史
  • 天气预报业务进展
  • ENSO机理
  • 雷达应用与强对流预报
  • 气象卫星进展
  • 智能气象预报业务
  • 生态气象业务

特色讲座最有意思的就是预报司黄卓副司长在介绍智能气象预报时,前半部分重点提到数值天气预报,并说今年气象局会对数值预报的布局进行重新设计。既然都已经公开说了,说明改革的方案定得差不多了。还剩下两个月,谜底总会揭晓。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包括参观和体育课:

  • 气象局大院
  • 海淀区气象局
  • 西山革命基地
  • 体育课

参观气象局大院和海淀区气象局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请参看《参观中国气象局大院有感》和《参观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有感》。

座谈与汇报

上课期间针对授课形式进行了一次座谈,并在课程最后进行了个人学习汇报。

座谈会

座谈会发言需要回答下面5个问题,下面我将问题和发言稿一并列出。

网络学习的收获(学得怎么样?)、体会(难易、重复多少遍能学懂?)和建议

刚开放网课的时候,利用上班时间看了几个学时。但发现上班期间工作任务太多,就没有继续后续课时。因为一开始只有两门课,总觉得后面还有时间学习。很长时间之后,当我再一次登录网站时,发现突然多出来这么多课。估算了下剩下的时间和剩余的课时数,发现即便我白天8个小时都在学习,也不够完成整个的学时。然后就没有再认真学习,只是挂在电脑上播放。

我建议可以参考Coursera等成熟的在线学习网站,为每节课指定一个更详细的学习计划,比如每门课需要学习几周,每周需要投入多少时间来学习。将授课视频分割成更小的单元,便于利用上班空余时间来持续学习。当然不同课程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无法一概而论。 我还建议提供一个更宽泛灵活的在线学习时间,将学习目标从侧重所有课时改为侧重逐渐完成各个科目。比如可以分不同时间段放出各个课程,让大家在同一的时间段只学习一到两个课程。这样更有利于找到时间完成课程目标。当然,这样会导致整个课程在线学习的延长,比如完成所有课程目标可能会持续一年时间。但对于非气象专业毕业的气象人来讲,我们学习气象知识往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更好地融入整个气象行业,对学习的时效性要求不高。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延长在线学习时间来降低学习负担。

网络学习的效果检验与考核方法

我们网课的考核是通过在线完成问答题的形式。非常适合对整个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与刚才我提到的一样,如果更侧重单个科目的话,建议每个科目单独考核,将考核分散到整个的学习过程中。

另外,建议参考Coursera等的课程作业方式。可以在视频播放中间附加简单的选择题,确保听众理解课程内容;在每周的课程结束时进行小测验,方便学员检验自己本周的学习成果,如果只用单向选择题,则可以做成自动测试。某些课程可以增加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引入同学间互评,提高学习参与度。这些建议的前提是要显著延长整个学习的时间跨度,否则会给学员带来过多的负担。

日常网络学习中,每周可以投入多少时间(小时)学习培训课程?

最佳情况下,可以投入2*7=14小时左右,即平均每天2小时,一周总共14小时。因为工作日只有晚上才有空闲时间,周末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所以平均一天只有2个小时。

是否参加过在线答疑?如参加过,谈谈体会和建议。如未参加过,原因?

没有参加过在线答疑。因为没有按时上课。

对面授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非常珍惜有面授的机会,对于像我从事的工作岗位来说,很难有像这样与来自天南海北从事不同岗位的同行进行思想碰撞的机会。当然我也很珍惜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即便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认真学习线上课程,我也从课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建议无论在线课程如何变革,依然要保留线下授课。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PPT需要包含下面4项内容:

  • 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岗位),平时工作中需要了解哪些气象知识?
  • 目前工作中还欠缺哪些气象知识,造成了什么不利影响(举例说明)?
  • 通过网络学习或者面授学习,现在学到了哪些与岗位密切相关的气象知识?
  • 学到的知识对未来工作开展有什么帮助(举例说明)?

我的汇报内容会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绍。

总结

基础班的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气象这门学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对自己现在的状态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认真完成网上课程,今年剩下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下。